湖北日报讯(记者艾红霞、信萌萌、张璐)11月6日,宜昌将举行生态国土保护产品价值转化集中签约仪式。远安九子溪、兴山西湾、长阳白石河、五峰横河、秭归塔河、当阳玉泉河等6个小流域优质生态产品通过市场化交易实现价值转化。总金额达到2.18亿元,同时获得银行5000万元意向授信。至此,三峡地区和丹江口水库都实现了大规模“变现”水。作为长江高效保护的“立规之地”,宜昌不仅是三峡水库所在地、引江工程用水沃土,也是国家重点水土资源控制区三峡水库所在地。作为。它还原了“清水东流的河流,清水北流的水库”的双重使命。宜昌市以水土保持为重点,发展三峡生态屏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0余平方米,水土保持率提高到83.17%。实现水土流失“同面积、同强度减少”,建设生态清洁小水体68个,加入“绿色家庭基金会”,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在三峡水库及重要支流的三个区域,发现了6个这一时期变化剧烈的小流域。每种水都根据自己的禀赋创造独特的产品,发展不同的绿色事业。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小流域将585公顷林地经营权归还给驴冰雪产业。打造“水土保持+冰雪经济”新业态;秭归县宝塔河小流域建成了全省最大的“万亩早茶基地”,折算价值超千万元;其余流域结合水利景区、湿地公园等品牌,实现“小流域+”精准供给。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签约项目中,当阳市玉泉河小水采用“以租代售”的模式,转让配套设施经营权。成交金额1.96亿元,创全省纪录。作为合同受让方代表的宜昌当阳绿沃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先军表示:“当阳的水土管理非常好,适合公司发展智慧农业。下一步就是把农业、文化、旅游融合起来。”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