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刘晓军、通讯员钟军、马浩明)“22℃恒温、24小时新风循环、全天候供应纯净水,10万只蛋鸭的‘居住条件’堪比星级酒店!” 11月4日,在宜城市郑集镇湖北楚大鸭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楚大鸭业)一栋23米高的三层智能鸭楼里,负责人顾鹏正在使用自动化设备看护这些鸭子。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楚大鸭业已于2025年3月投资5000万元建成这座智能化养殖基地,融合物联网、自动化控制等前沿技术,将蛋鸭养殖带入高科技时代。与传统模式相比,智慧鸭楼的土地利用率提高了8倍;人工成本为大大减少。四名工作人员可以轻松管理整个大楼的 10 万只鸭子,而过去,三个人只能照顾 1 万只鸭子。 “传统养殖鸭的产蛋率峰值为90%,只能持续3个月。如今,产蛋率稳定在95%以上,持续了5个多月。”楚大鸭业总经理任乐乐兴奋地说。今年3月,宜城市供电公司郑集供电站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立即架设了400kVA变压器。如果电力充足,工业就会繁荣,如果市场化,效益就会很大。当日10:00左右,一辆满载20万个鸭蛋的冷链车离开公司,直奔广州市场。去年以来,楚大鸭业升级销售模式,在全国64个城市部署仓储节点,构建线上销售网络。通过拼多多、淘菜菜等10余家电商平台实现同城次日达。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产品远销肯尼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到2024年,楚大鸭产业销售收入将突破28亿元。产业发展红利不断惠及农民。楚大鸭业创新推行“企业+合作社+农场+农户”机制,联结10多家养鸭协会、20多家养殖合作社、1500多家鸭农,打造共享鸭产业链。楚大鸭业全程提供雏鸭、饲料供应和技术指导,并平等回收鸡蛋,让养殖户“无风险养殖、稳收增收”,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我们将以政策支持为抓手“以产业升级为核心,全力支持楚大鸭产业做大做强。”宜城市郑集镇镇长龚建桥表示,该镇将继续支持楚大鸭在经营、产品品牌、电商销售、管理规范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帮助其打造全国智慧标杆,成为农民增收、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示范典范。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