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张亚欣)10月23日下午,十堰市“文明河”宣传竹山站“玉”见文明文明润竹山”——“我爱竹山·小镇舞台”马家渡镇专场活动在马家渡镇国际珠宝交易中心拉开帷幕。活动开始前,来自各省的参会人员、 各市县乡首先前往马家渡镇罗家坡村,参观竹山县十星文明展示馆和马家渡镇新时代文明站综合体,感受当地文明成果;随后的重头活动包括理论讲座、文艺表演、模范表彰、志愿者服务等形式,不仅为大家送上了一场“精神盛宴” 不仅为群众提供了“贴心服务”,成为竹山县通过本土化经营激发本土经营活力的生动例证文明行为。
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思想政治宣传+精神传承让理论研究“火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精神是前进的动力。活动现场,理论讲座环节打破传统模式,采用“乡土故事+心灵解读”的方式,让理论学习更加接地气、更具感染力。马家渡镇党委宣传委员、副镇长张军结合当地发展变化,给大家上了一堂思想政治基础课。他用“从‘精神乞丐村’到繁荣小镇”的生动事例,讲述了马家渡镇在党的领导下的发展历程,引发了广大台湾民众的共鸣;县委党校教育主任黄山重点讲授“三大精神”进行了5分钟的简洁解读,将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的内涵和价值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位观众,让精神力量直达人心。课间休息时,县文化中心严成独唱了《十星歌》。悠扬的歌声充满了创建“十星”文明的自豪感。情景喜剧《京汉热血》精彩上演,再现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风雨岁月,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互动问答环节兼顾了现场气氛。在诸如“‘十星文明农民’评比是哪一年、哪里创建的?”等问题后。而“‘三大精神’具体指什么”一提,众人踊跃举手回答,加深了理解并在轻松的接触中记忆理论知识。
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文明河流+生态宣传让保护水理念“深入人心”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的重要水资源,守护“一池清水,可以北送继续”,是马珠山人民的宠儿使命。活动特别设置了“文明河道建设”宣传环节,邀请“文明十堰”宣传队成员提供主题主题,用故事传达保护水的责任,用思想唤起生态意识。市城市文明创建中心干部张友林以《一滴堰水的文明之旅》为题,讲述了十堰对南到北的每一滴水的责任和奉献的故事;讲座结束后,“中国好国家好人王义夫理论工作室带来了《花船歌》《为送清风雨贡献》。当地的艺术形式和朗朗上口的歌词以群众想听、想看的方式传达了保护水资源的理念。
法治宣传+文艺解读 让法律知识“接地气”
法治是文明的基础,是本土治理的本质保障。活动设置了“农民学校法治进万户”环节,“把硬核法律知识转化为群众看得懂、能接受的内容。“有人叫你私自挖绿松石矿,你去还是不去?”“经济利益管理找上了你,你该怎么办?”县法制教育讲师团成员、湖北邮森律师事务所律师冯斋进 “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防范非法集资、矿山安全等乡村知识,以母语形式,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主要条款、绿松石交易条例等宣传专题,结合马家渡镇绿松石产业特点,有针对性地界定交易中的法律风险和维权要点,让法律知识“飞进千家万户”。 随后的“绿松石秀”展示,将“绿松石”资源的本土性质与文明理念相结合,不仅展现了行业之美,更传达了“合法经营、文明进步”的理念。
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十星创作+红色演出,树立乡村文化文明标杆
“十星”创建是珠山建设的“金字招牌”文明。 32年来,从“十星级文明户”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文明乡风培育的重要抓手。活动还公布了“十星文明模范户”、“十星好父母”、“十星好女儿”、“十星护水志愿者”评选结果。每个类别的五位代表荣获此殊荣。在热烈的掌声中,获奖代表一一走上台领奖。他们以孝顺、爱亲、守土、致富的实际行动,成为群众学习、效仿的文明标杆。活动最后,歌舞《党旗更大》表演精彩。演员们以饱满的热情和优美的钢管舞表达了对晚会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火热的旋律将活动气氛推向了高潮。
志愿者。通讯员供图
志愿服务+尽职服务让群众感到“不幸”
活动不仅提供“精神滋养”,更提供“贴心服务”。马家渡镇国际珠宝交易中心大厅旁,各类志愿者服务点鳞次栉比,为群众提供各类便民服务。县司法局、县律师事务所志愿者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咨询,解答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法律问题;竹山农商行工作人员详细讲解金融防诈骗知识和“十星示范户贷政策”,帮助群众守住“钱袋子”,拓展“致富之路”;竹山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公司志愿者致力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通过案例讲解常见诈骗手法及防范策略;县卫生院的群众志愿者队伍正忙着为群众检测血糖、血压,并提供针灸治疗和咨询。竹山县美好未来志愿服务队和爱牙行动志愿服务队分别为群众献上了爱心。眼部护理检查、牙科护理指南。 “不仅可以听讲座、看表演,还可以得到免费的体检和咨询,这样的活动很真实!”刚刚完成体检的村民张先生笑着说道,言语中充满了对此次活动的认可。
此次活动不仅是文明的盛典,更是力量的汇聚。通过多种形式,把理论、文明、法治、服务送到群众手中,进一步激发了马家渡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参与文明建设,促进乡镇发展,为竹山县注入袋精神,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基层管理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