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官之后,给后代留下什么?是房子、车子等有形的财产,还是看不见、无形的口碑?近日,有“宜昌西藏”之称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的一位老人用一生给出了他的答案。
10月30日,88岁的罗冠章在他扎根、供养了49年的五峰,在未尽的关怀下去世。老人走后,女儿李秀英正在整理老人的物品,发现父亲工资卡上的最终金额定为38.83元。 11月2日晚上,也就是出殡前一天晚上,自发来看望他的村民络绎不绝。 “我们有事,你们求人情,洛先生走了,我们那份钱,你们怎么不收下?” “我们都对他很好,并将一生铭记他的仁慈。”村民们的临别赠言简单而真挚。
在那些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干部,才会在人民心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是一位过着节俭、近乎残酷生活的老人。据家人说,他的最后一顿饭只是床上的一些土豆。这又是一位精神丰富的老人。他一生都在担心如何统治大家增加收入、致富。在老百姓的记忆中,他在全镇推广了地膜玉米,解决了老百姓的粮食短缺问题;他经历了繁育过程,潜心深山里的实验,让九里坪村的蘑菇产业滚雪球;他是那个连两根手指都不肯认输的人。
人心的积累不是靠单一的“大笔储蓄”,而是靠无数的一点点民生小事。从担任牛庄乡党委书记起从在县人大任职时的13年到8年的书信往来,再到退休后在牛庄工作19年,40年的坚持是别人的秘密,罗关章无法真正带领人民致富,是不可能的。如今,牛庄镇已形成烤烟、药材、蔬菜三大支柱产业,村民收入合计5.1亿元。每一次努力的背后,都是他真诚的责任感和造福当地人民的情怀;每一个数据的背后都是他的纯粹和执着的努力,不畏困难,长期努力。
老百姓是最朴素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那些着眼于为人民谋福利、为人民创收、为人民解除后顾之忧的人,只有那些几十年如牛般默默耕耘、孜孜不倦的人,才能在大家的耳边留下一个“影子”和一个“声音”。t,变得家喻户晓,受到大家的称赞和尊重。而深受大家喜爱的罗先生,就是牛庄人民的“牛”。
罗先生消失了,但他像一颗善良的种子一样,用一生践行了“助人求道”的诺言,已经扎根在大山里、扎在人们心里。他的银行卡余额很少,但他为后人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有一千多块黄金。它一定会破烂、发芽、长成大家心中的大树。必将影响一批批像他这样的优秀党员干部。在大山深处,在基层沃土,他们会坚守、坚持。克服困难,用实际行动为人们谱写更多感人的篇章。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小草(武汉市江夏区委组织部高层次人才副主任)
编辑: 王淑贤

推荐文章